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

(科目代码:1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 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B)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紊乱型依恋

2、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C、因材施教            D、动静交替

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 对下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D)

A 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

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

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

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B)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

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

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C)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实验                D、三山实验

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C)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

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

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

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

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B)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 L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句子(C)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 手掌,脚掌更少) 的疾病是(B)

A、皮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二、简答题(共两题,15分道,满分30分)

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亓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亓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移情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所以,移情是导致亲社会亓为根本的、内在因素。(2)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在社会生活和交注中对于他们需要帮助的线索的识別能力越来越强,而且移情能力也逐渐增加,能够开始换位思考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体察别人有需要帮助的需要,这些能力促使儿童在生活和交注中能够更多地表现出助人、分享及其他亲社会亓为。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参考答案】

(1)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活化并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匕,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生活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淂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通过帮助儿童组织已荻淂的零散的生活经验,使经验系统化、完整化。此外。活动的内容选择、活动的实施等都要注意生活化。

(2)幼儿园教育具有生活化匕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兴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劬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津,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三、论述题(共一题,满分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 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请联系实际说明。

【参考答案】

幼儿环境从广义上说,幼儿园环境包括幼儿园共同实施数育作用的家庭、社区等大环境,狭义上思维劬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室内外的物质环境,教师与幼儿思维人际关系等。

幼儿园教育中,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因为:

1.良好的幼八园环境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2.良好的劬儿园环境能促进劬儿的认知发展。

3.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将以上四点展开论述,并举生活实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虽然老师多次批评; 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其他孩子也说脏话。

问题:

(1) 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2) 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参考答案】

(1)李虎说脏话的原因:①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对于孩予的影响。李虎说脏话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良的榜样作用。②社会媒体的影响。幼儿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对于电视媒体中的学习。③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年龄小,还不能理解“说脏话”是一种不良行为。④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⑤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态度。当幼小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害帕、焦慮、退缩的帻绪反应,有的老师可熊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伤害了幼儿。其他勃儿说脏话的原因:主要原因来源于小班幼儿爱模仿。小班幼儿最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班级其他幼儿说脏话是对李虎行为的模彷。

(2)王老师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进行干预:①对于李虎说脏话的行为,王老师应先冷静对待,可先询问李虎是为什么要说脏话,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李虎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展开“我是文明小标兵”的教学活动,帮助李虎知道文明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让李虎当小小值日生,监督班级其他幼儿不说脏话,从而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②正面引导班级劬儿,运用故事和游戏解释说明礼貌用语。教师要悉心引导幼儿,教会幼儿表达气愤、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文明用语和方法,例女“你不讲道理,我浪不高兴”等。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教师和家长可选取一些能起到教育作用的故事,和幼儿一起看看故事中人物是怎么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幼儿产生说脏话不好的心灵体验,还可以通过亲自游戏来强化这种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③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说脏话。同时,和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5.材料: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

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1)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具体理由如下: 

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方式。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 思考,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材料中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创造出“粉刷”和“灌水” 的游戏,体现出幼儿正在进行自主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反反复复、忙得不亦乐乎,也体现出这是伴随幼儿愉 悦情绪的游戏活动,教师应该予以支持。     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 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其兴趣,鼓励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案例中,幼儿自发、主动的拿着笔刷与水桶对篮球 架其他功能与用途进行积极的探索,这一行为正是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天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尊重幼 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天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 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案例中幼儿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幼儿说明幼儿 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或者通过增加多种材料的方式继续推动幼儿游戏向更 高水平迈进。     ④幼儿园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一日活动或游戏等多种形式 活动的开展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案例中幼儿的行为就是教学外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科学探究精神的萌 芽,对此,教师应给与精心的呵护。    

综上所述,教师应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 情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 分)

16、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 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 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含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 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参考答案: 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工具》

【主题活动总目标】

1.  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工具等多种方式,掌握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常见工具、制作简单工具等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活动一:大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工具》

一、活动目标:

1.  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订书机、勺子、镊子产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  主动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3.  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征,知道这些工具的具体作用。

二、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主动探索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产生兴趣。

2.  活动难点:愿意自己动手操作工具进行探究,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足够量的小米、足够量的棉花球。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经见过镊子、勺子等简单工具。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问题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线索——有 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兴趣。    

师: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 适的方法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工具特征,讨论猜想解决方法。

(1)教师出示散装的画纸,小米、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小米粒和棉花球的混装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熊的家 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小米粒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

(2)教师出示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并猜想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小熊 收拾家里。

2.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具体用途。

(1)分发材料,幼儿动手尝试操作。    

教师给幼儿分发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先尝试动手操作把散装的画纸、 混合的小米粒和棉花球整理好,教师巡回指导。

(2)总结操作结果,教师演示并具体讲解工具的用途。    

教师小结:订书机可以把散落的纸、画装订在一起;镊子 可以夹比较软的物品,能够把棉花球夹住;勺子可以用来盛一些比较细小的物品,比如小米粒。

3、工具大舞台,巩固对工具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更多工具的认识,创设“工 具大舞台”的活动环节,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于生活中其他工具的了解,扩大对有用工具的认识。

(三)活动结束

总结结束:教师对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探索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体验,发现更多有用的工具。

师: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很多的便利。在生活中,如果小朋友们能够认 真观察,你会发现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探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活动二:大班社会活动《车轮的历史》

1.  善于观察、发现,感受车轮这一工具的变化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2.  能够区分不同时期车轮在代步工具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3.  了解马车、自行车、汽车的演变过程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活动三:大班手工活动《好玩的橡皮泥》

1.  喜欢参加手工活动,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乐趣。

2.  掌握大卡车的外形特征,并根据步骤图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大卡车。

3.  了解橡皮泥的操作特点,知道橡皮泥可以用来制作多种手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