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
B.班级管理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书育人
2.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4.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常考)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5.关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B.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个人价值
C.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立矛盾的
D.教师只有自身毁灭才能给他人带来光明
6.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7.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乏(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8.(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校长
B.教师
C.教育家
D.科学家
9.“资之深,泽取之左右逢其源”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丰富的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C.产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10.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究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依据平时的x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了评委赞赏。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
A.示范和榜样性
B.复杂性和创造性
C.全面性和细致性
D.主体性与长期性
l.D【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3.B【解析】略。
4.B【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5.A【解析】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因此,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
6.D【解析】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是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题干中的“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即体现了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7.A【解析】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主要包括:(1)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3)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题干中的数学老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没有掌握好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也即说明他缺乏本体性知识。
8.B【解析】略。
9.B【解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的意思是知识积累深厚了,就能在取用之时左右逢源而取之不尽。针对教师来说,就是强调教师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10.B【解析】题干中的教师小张为参加讲课比赛,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件等行为说明了教师工作1的复杂性;小张面对评委的提问,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回答,说明了他具有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