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 )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A.情绪 B.气质
C.管理方式 D.人格魅力
2.活动区的活动多为( )的活动。
A.幼儿自选 B.教师指定
C.家长参与 D.师生商定
3.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的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4.教案是一个( )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学活动
5.开展艺术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 )和态度的倾向,而不能仅关注其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A.情绪体验 B.情感体验
C.想象创造 D.大胆表达
6.孩子( )个月左右开始出现“认生”。
A.3 B.5
C.6 D.7
7在行为学习理论中( )认为人类学习是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环境或教育的某种强化而形成的。
A.试误—联结 B.经典条件作用
C.操作学习 D.社会学习
8.《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
A.教育单行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规章 D.地方性教育法规
9.下列属于教师申述范围的是( )
A.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0.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是( )
A.获得表扬 B.获得高分
C.获得好名次 D.获得解答
1.C【解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2.A【解析】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自选的活动。
3.D【解析】讨论法具有自由性强的特点,儿童在讨论时,学习的氛围是自由、轻松和谐的,儿童没有心理压力且情绪愉快,不必紧张地参与活动。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谈谈自己的看法、意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你一言我一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地共同议论、讨论着各种问题。选项D的做法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思想表达,给儿童造成了心理上压力和紧张情绪。
4.D【解析】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设计的,它是针对一个教学活动而拟定
的具体计划。
5.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
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6.C【解析】婴儿期的主要记忆是再认形式。明显的再认出现在6个月左右,这时,婴儿开始认生。
7.C【解析】在行为学习理论中,斯金纳认为人类学习是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环境或教育
的某种强化而形成的。
8.B【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9.A【解析】教师申诉的范围是特定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人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属于教师申诉的范围。
10.D【解析】前三项是外在的学习动机,获得解答是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是内部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