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编制 > 中小学教师招聘 > 笔试资料

笔试心理学指导:高频考点一

笔试教育学指导: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

在下列教学笔试教育学指导:教育基础理论记忆口笔试教育学指导:那些年被你误会的孔子

笔试教育学指导:知识点记忆口诀

1、孟子重教,荀子重道,小斯重课,艾拉重班。

解释:最早提出教育一词为孟子;最早提出道德一词为荀子;最早将课程用于专门术语为斯宾塞;最早提出班级一词为艾拉斯莫斯。

2、永远记住历史独立

解释: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教育对象社会人,教育性质正负型,教育呈现显隐性,教育功能谁都行。

解释:教育功能根据作用对象划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根据作用性质划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根据呈现方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本能生利息

解释: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5、在心里

 

笔试心理学指导:高频考点一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 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做一个无意识的美梦

解释:心理起源学说代表美国孟禄,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6、米凯爱劳动

解释:劳动起源学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7、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康德首开课,巴特来规范,杜威更实用

解释: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独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正式将教育学独立出来;康德是首次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专业课的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杜威被称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

8、木有掌握,哪来结构和发现,挖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司机、巴班斯基最优化

解释:布鲁姆——掌握学习;布鲁纳——结构主义和发现教学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赞可夫——发展性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9、夏商西周有六艺,春秋自由私学起,战国儒墨显学胜,汉代仲舒独尊儒,隋唐六学重科举,宋代书院四五集,明朝八股文改立,清末终将废科举。

10、印度宗教为经义,埃及有僧又有吏,巴达重军重体育,雅典德智体美齐,教会三四共七艺,骑士学校重七技

11、公义世法出双轨

解释:近代社会教育特征:1、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立法,倡导以法执教;5、出现双轨制;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12、全民多现身

解释: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13、小苏产婆启发理,讽刺助产下定义;小柏理想哲学体,最早学习于游戏;亚里百科求真理,追求美德高目的,和谐全面发展齐,最早遵循自然理。昆体雄辩术原理,模仿理论和练习。

解释: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注重全面和谐发展;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14、世界最早是学记,启发教学孔子提,非攻兼爱是墨翟,老庄道法自然理。

 

笔试教育学指导:三个重要人物的理论

人物理论在笔试教育学指导:一般性名词解释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育人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人的社会化: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9、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其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上适当超前,其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上适当超前。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每 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 平衡。

    11、人(儿童)的发展:是指一个人(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1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16、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17、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8、德育: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19、智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

    20、体育: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21、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历年来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重头戏”,今天龙辉导师向大家介绍三位教育学常考人物:苏格拉底、马卡连柯和泰勒~

 

笔试教育学指导:选择填空题精选

1、《绪论》 最早阐述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师生关系的教育专著是《学记》童年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政治基础一定的文化基础。贯穿于《大教学论》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2、《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另一条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学校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迅猛,在教育上表现为由主要为继承已有文化遗产服务逐步向主要为未来社会服务,即由继承型转向发展型模式。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一定社会里,通过组织控制政策限制法律强制思想教育等途径实现着其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具有文化功能,这一功能表现在延续更新普及整合文化上。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阶级性上,教育以为对象,以育人为己任。学会行走初步掌握口语是婴幼儿期极具重要意义的两件事情。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养育是婴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好奇心是人的智慧发展的原动力。童年期最为艰巨的任务是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青年应学会选择。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外部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构成人的生活环境。生物本能起源说的观点是法国利托尔诺。教育的心理模仿说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制定教育目的是社会实现对教育进行控制的中心环节。原始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内容的同一性整体的原始性形态的融合性。文化通过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政制度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养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满足婴儿的合理需求有意适度训练其器官在生活环境中有意设置丰富的刺激物尽量接近自然。早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是:关注非智力因素为正规学习打好基础发展幼儿口语教幼儿学会使用玩具、器具

3、《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最终归宿。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愉快教育的核心是不断获得成功。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素质的基本属性有:相对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应试教育的主要危害有:严重地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摧残身心健康压抑个性发展。在西欧,教会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封建主培养骑士。三类基本教育目的即个体本位观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文化本位观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制定教育目的时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一般来说,教育目的包括两大构成要素,一是规定所培养的人具有的社会功能,二是规定通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要形成的各种内在素质及其结构。全面发展教育由共同构成。德育是以培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德育的实质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智育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美育是掌握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4、《教师与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的教,“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也有复杂性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学生主体性表现在:创造性自觉性独立性。学生客体性表现在:向师性依赖性可塑性,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社会的作用对学生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师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而后者又包括情感关系认识关系。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分为命令-服从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参与型

5、《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癸卯学制,解放以来我国学制基本上沿用1951学制,我国当代学制改革的主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学制按横向划分有: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学制建立的依据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状况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本国原有学制和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改革学制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1951年学制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1958年学制进行了十年一贯制的试验。

6、《德育工作》 构成德育过程的主要形态是: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从学生的道德意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作为开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评比竞赛操行评定。德育方法除说理教育法外,还有实际锻炼示范教育陶冶教育自我教育品德评价法五种方法。

7、《教学工作》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制定有关课程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对班级授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说明的著名教育家是夸美纽斯杜威主张“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情境-陶冶式吸取了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的成功经验概括而成。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和杜威抽倡导的发现教学法。学校的正规课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教学计划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教科书。中小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的手段为标准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受为主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的根据是:教学目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特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和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考试。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指向性简略性操作性整体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隐蔽性全程性非预期性。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中小学常见的显性课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课程计划由学科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组成,其中心内容是学科设置。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认识对象间接性和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教学方法是教法学法的统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提问讨论读书指导法。讲授的方式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参观的种类有,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实验有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复习巩固性实验。中小学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复习教学远程教学。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其中钻研教科书是备课的中心工作,要求做到三个程度。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综合式教案。课外辅导的形式有个别小组辅导两种。教学效果的反馈环节是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成绩的方法。

8、《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班主任工作公正性原则上是班主任工作中致辞关重要的原则,培养班集体的先决条件是确立奋斗目标调查了解学生是建设班集体方法的第一步,常规性班级管理包括: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有学生对班主任说放在笔盒里的10元钱不见发了,班主任怎么做最好: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希望拿钱的同学主动承认教育同学加强防范希望拿钱的同学悄悄把钱放回原处。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解决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协调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规律特点的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有:全面性公正性民主性。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有民主意识。班干部的选拔和评优应该民主评议。新生的入学教育包括适应教育常规教育传统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班集体的管理包括常规性的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管理。制定班主任计划包括学期工作计划具体执行计划。总结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有: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9、《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专题集会属于群众性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区别是组织者不同,它们的联系表现在有共同的特点作用内容形式上,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组织上的自愿性。群众性活动有:报告会座谈会专题集会。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要养育结合

10、《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学校领导在执行阶段的重要职责是协调。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校长在处理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决策的层次性,体现管理方向反映学校管理全局的是计划,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行政的方法,而经常运用的最具有传统色彩的方法是思想品德的方法。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检查指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能。现代学校管理必须实行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客观要求。教师岗位责任制的“三定”工作指定编定员定工作量。教师的任用制度包括:派任制聘任制代用制。教师考核分全面考核单项考核两种,对教师的考核一般采用平时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学校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包括: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教师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有脱产进修在职进修。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主要应该抓好组织指导协调激励工作。

11、《教育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应坚持为人类做贡献的教育价值观,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教育总目标,“一条龙”的改革是指“中小幼整体改革。新时期基础教育中德育的突出特点是德育的主体性德育的开放性德育的复杂性。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包括单项改革综合改革。教育民主化具体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管理民主化教学民主化三个方面,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实施的单项改革主要有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改革

12、《教育科研》 划分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资料的整理研究是最重要的关键性的,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重点任务,科学研究主要具有的两大特点是艰巨性创造性。理论假设的三个阶段:发现新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构建假设的核心抽出某种推测性设想构建假设的推论部分。为了正确地进行分类,需注意的几点是:标准同一结果相称子项相斥逐级划分。科学抽象应符合的要求有:以实践为基础且必须回到实践中体验其正确性科学抽象出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高层抽象必须能演绎出低层抽象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从范围分,教育科研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从性质分教育科研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一般来说,教师应选择个人力量就能承担的、微观的、以应用为主的教育研究课题。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教育科研过程就是对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再创造的过程。分类方式按照复杂程度分为划分整理次序系统分类三种。强调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搜集数量资料非数量资料相配合,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特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有教育科研报告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报告包括实证性文献性研究报告。按写作要求,教育科研论文分为投稿论文学位论文。若按研究层次,教育科研论文分为经验性论文性论文研讨型论文学术型论文前言正文结论是实证性研究报告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实验报告中正文由实验进程方法结果构成。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过程有三个环节,写作提纲撰写初稿(中心环节)修改定稿。谋篇构思的关键是安排好层次结构

13、《教育测评》 教育测量的要素有单位参照点量表。根据测量的内容教育测量可分为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根据实施测量的时机教育测量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教育测量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良好的测量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性*鉴别性实用性。测验编制的中心环节编制题目。根据学生自由反应的程度,可以将主观性试题分为限制反应试题扩展反应试题。根据评分是否客观把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两类。教育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按评价的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测量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教育评价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

14、《教育现代化》  教劳结合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它一方面强调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则强调生产劳动必须*科学和教育。就全国而言,农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在规划成人教育时要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多形式多渠道筹措教育办学经费,是中国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唯一途径是教劳结合。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育人来实现的。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水平,其政治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其经济目标具有间接性,社会互动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哈弗罗克。教育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基础地位优先地位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教育学中的常考内容。有关苏格拉底的考查以客观题的识记为主,下面我们来总结苏格拉底的主要考点。

 

1.产婆术

苏格拉底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又称之为“谈话法”或“问答法”。

 

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关于产婆术,常见的题目有:

 

2.启发式教学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成为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3.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马卡连柯

    

 

苏联教育家,作家。1905年从小学师资训练班毕业后开始教育生涯。1905年起担任小学教师和校长,在15年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1920年后先后主持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从事对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

 

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丰富了他的教育学理论。关于马卡连柯的思想,应以识记为主。

 

1.论集体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十分注重集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有: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特别是平行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要把通过集体影响个人与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结合起来,反映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模式。

 

2.相关名言考查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泰勒

    

 

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1902年出生于芝加哥,在内布拉斯加州成长并接受教育。

 

19岁大学毕业后,在南达科他州教自然科学的时候,迷上了教学,后来便将他的专业转向了教育。

 

有关泰勒的相关考点应以识记为主,现将泰勒的常考教育学思想总结如下:

 

1.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这也衍生出了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过程的环节之一。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对于孔子你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万世师表的典范。他的很多言论被我们沿用至今。然而时过境迁,千年前“圣人”说过的一些话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后人所曲解。

今天,龙辉教育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极易被误解的孔子语录,看看你都了解多少。

微信图片_20171110100537

 

 

涨知识时间开始:

第一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误解指数: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释义: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和她们太过亲密,她们有时就很随便,任意笑骂打闹,持宠放肆。而稍一疏远,就埋怨不已,甚至恶意顿生。这应说是女性心理学的某些事实,并不含褒贬含义;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真相:

此处的“养”字,指的是相处的意思,而不是经济支持上的“养”,所以实际上它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另外孔子常说的“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

 

 

第二则:以德报怨

 

误解指数: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释义: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真相:

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其实,孔子的主张是用公正率直的、磊落高尚的人格,正确地面对有过失和行为不端的人。而不是一味的退步和忍让哦!

 

第三则:愚不可及

 

误解指数: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释义:

孔子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真相:

孔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所以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这可不是一个人的愚蠢到极点的意思。

 

第四则:父母在,不远游

 

误解指数:IMG_256IMG_256IMG_256

 

原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

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真相:

现在不少父母依然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殊不知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并不是说父母在世子女完全不能长期在外地,而是要做到“游必有方”,一是指有方向,让父母知道不让父母为自己牵挂;二是指即使没办法必须要在外,也要先安顿好父母。

 

至今,孔子的智慧仍然照耀着现代人。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或多或少误解过孔老先生的语录,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孔子的真正智慧就应当回归原著或去聆听大师的解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孔子智慧的真谛。

  教师职业素养笔试教育学指导:笔试教育学指导:近几年常考知识点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

笔试教育学指导:考点归纳之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他的理论也是我们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的重要考点。龙辉导师今天就皮亚杰理论中重要考点内容——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总结。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他将生物学的同化这一概念应用于心理学中,意指人们把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融于原有的格式中,从而达到了对事物的理解,同化是个体认识成长的机制之一。另外一个机制就是顺应。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2)前运算阶段( 2-7 岁)

认知特点:

发展了运用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言语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仅注意情境中某一方面)、不可逆性和只注重状态的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趋向。

(3)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去自我中心主义(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16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考题实战】

1.人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充满着个体与环境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皮亚杰用来解释这一过程的术语有(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参考答案】ABCD。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2.皮亚杰把人的认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下列属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有( )。

A.命题思维能力 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C.具体思维能力 D.自我中心

【参考答案】ABC。形式运算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有之前阶段以及取得的具体运算能力,也有形式运算才取得的命题思维能力,假设演绎推理能力。而自我中心在具体运算阶段就已逐渐消失,去自我中心化。

 

 

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

笔试教育学指导:经典简答题8道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