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教育学指导: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 |
在下列教学笔试教育学指导:教育基础理论记忆口笔试教育学指导:那些年被你误会的孔子 笔试教育学心理学指导:考点轻松记知识点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笔试教育学心理学指导:名词解释大全 1.教育:指人类有目地培养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 种途径。 2.教育者: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里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 教育者。 3.受教育者: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 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5.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 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6.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 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发展。 7.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者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8.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9.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10.教育的隐形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 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 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 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3.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4.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 诸因素之间的具体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5.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教学方法,也称问答法,强调教育应 是由内而外的,将是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 入、训练、铸造的过程。 16.白板说: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 17.教师中心说:由赫尔巴特提出,强调系统和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 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 中心的特点。 18.学生中心说:由杜伏威提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活动和经验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强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19.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0.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的总的要求。 21.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 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3.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制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5.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6.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7.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8.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 家型教师的过程。 29.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30.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1.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32.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3.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34.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35.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36.直线型课程:指的是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37.螺旋式课程:就是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相同,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38.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39.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名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40.学校课程:即本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41.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 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42.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3.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44.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45.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6.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4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它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48.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4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0.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5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循序渐进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5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54.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5.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57.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58.个别教学:教师争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59.现场教学: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60.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61.分组教学:是指在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62.导生制: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有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比较差的其他学生。 63.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 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 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64.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教师不直接向学生 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 综合性学习单元。 65.特朗普制: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 20 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教材;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66.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67.教学评价:是指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判定的过程。 68.诊断性评价:实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如摸底考试。 69.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70.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71.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72.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判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73.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74.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75.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76.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77.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78.范例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它是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79.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80.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的预期目标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8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3.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84.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85.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知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86.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87.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8.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道德认知的方法。 89.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90.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91.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92.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93.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94.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95.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96.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97.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及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影响集体,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8.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99.课外、校外教育: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00.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101.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0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自小学 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 103.信息技术教育,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04.多媒体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信息形态 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105.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06.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特质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10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 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108.教学目标: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它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 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109.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它既是备课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又是备课的继续和深入。 110.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语言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111.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112.课堂板书: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113.教学口语表达:是教师用正确的语言、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和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 114.教态语言表达:.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11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116.行为主义:兴起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创始人是华生,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11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118.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19.知觉:是在感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0.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想,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121.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22.舌尖现象: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123.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这条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124.模像直观:是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像、图标、幻灯、电影、录像等),形成感知表象。 125.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26.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只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27.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者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128.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或者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29.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30.智力:是使人们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3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3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33.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134.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135.社会刻板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136.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137.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38.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39.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40.移情: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同,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 141.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14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43.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4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145.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46.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47.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影响很小或没有。 148.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49.支架式教学:是指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是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 150.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5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感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15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的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53.有意义学习:是指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15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又称为学生中心模式,主要是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 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155.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模式,他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 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156.效果率: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削弱。 157.刺激的泛化:集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158.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要表征。 159.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 160.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161.相同要素说:是有桑代克提出的,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习得;两种情境中相同因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16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163.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164.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的方式的综合。 165.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它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66.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锁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167.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168.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69.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即是为了获得知识。 170.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7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7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7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74.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力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175.心智技能:也称为认识技能或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 176.高原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 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17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 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178.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79.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80.群体动力:是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 181.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182.非正式群体:是指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 183.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184.强化法:是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可能再一次发生。 185.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 念必然影响其身的教学行为。 186.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待或明或暗的传送给 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87.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188.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189.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小贴士】 生物起源学说:利托能生本;心理起源学说:心理模仿“梦露”;劳动起源学说:农夫种大米。
【例题】生物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凯洛夫
解析:记住上面技巧,那么这道多项选择题很容易选出A、C。
知识点二: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壬戌学制: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叫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小贴士】人(壬)颁布,鬼(癸)实施,长期嘘(戌)美国
【例题】
1.我国首次颁布的近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制 D.五四学制
2.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解析:如果使用以上技巧/记忆口诀,那么这两道题目就很容易选出答案,分别选择A、B。
知识点三:意志品质
(一)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二)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
(三)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四)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
【小贴士】自(自觉性)己制(自制性)作坚(坚韧性)果(果断性) 【例题】意志品质有()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坚持性 解析:记住口诀就容易选出ABCD。
知识点四: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中应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2.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够在新的情景中灵活应用。
3.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重新进行加工,产生某种新东西。
4.特定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5.有效监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是否有效。
6.个人效能感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
【小贴士】煮花生,特见效
知识点五:
心理学家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技能、动作技能。
【小贴士】用一句话将加涅的这五种学习技能串起来记忆:用“智慧”的“言语”“认知”“态度”技能和“动作”技能
知识点六:外铄论
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2)洛克,提出“白板说”。
(3)华生,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小贴士】外(外铄论)婆寻(谐音“荀”)找落(洛)花生(华生)
【例题】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洛克
解析:此题借助上面小技巧,容易选出答案BCD。
知识点七: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及著作:
(1)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3)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4)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5)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小贴士】姆有掌握,哪有结构,挖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找斯基
知识点八:布鲁纳提出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1)动机原则。在教材难易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太容易学会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难太深难以学会,又易产生失败感;适度的调适才能维持内在的动机。
(2)结构原则。教师在从事知识教学时,必先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所授教材做适当组织,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
(3)程序原则。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4)强化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小贴士】冻(动机原则)结(结构原则)城(程序原则)墙(强化原则)
《教育心理学》
笔试教育学心理学指导:案例分析 案例1:笔试教育学心理学指导:必考点梳理 笔试必备教育之父人物盘点 教育学之父是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幼儿教育之父也分中国和外国?心理学之父是谁呢?...这些教育学心理学权威大 笔试教育学心理学指导:常考的简答题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