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编制 > 中小学教师招聘 > 笔试资料

笔试心理学指导:招教考试常考心理学经典理论

笔试教育学指导: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

在下列教学笔试教育学指导:教育基础理论记忆口笔试教育学指导:那些年被你误会的孔子

笔试心理学指导:招教考试常考心理学经典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 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去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 到他人的尊重,如何实现自我等等。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 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就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得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 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 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 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 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 测量遗忘的进程。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l/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的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的 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 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 递减特别迅速,遗忘最多;(2)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3)遗忘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 得慢,忘得少。

    五、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逐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即从服从他人的规定逐渐向服从自己内心规定发展。所谓他律道德亦称"强制道德",在 5-10岁之间出现。它具有5个特征:(1)服从规则,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3)单 方面尊敬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4)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或全错),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5)赞成严惩,认为受 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把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淆,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在10岁以后出现。其特征是:(1)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协商制定的,可怀疑,可改变; (2)判断行为好坏,不只看后果,还应考虑行为的动机;(3)与权威和同伴相处彼此尊重,不仅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与能力,也能较现实地评判他人; (4)能设身处地对他人行为进行判断,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5)主张对犯错误者的惩罚较温和和贴切,帮助他们认识犯错误的原因,以利于改 正。

    六、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于1916年对"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其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此量表根 据题目难易的程度按年龄分组,儿童通过的题组层次,用"心理年龄"(或译智力年龄)来表示。例如,一个儿童通过了九岁组的题目,他的心理年龄就是九岁。心 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力年龄越是大于实际年龄,智商就越高,反之智商就越低。

    以上是对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几种理论做的简单介绍,龙辉教育希望,这些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笔试心理学指导:招教备考建议

教师招聘考试的心理学部分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只是在大一上公共课的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考前背过一些心理学内 容,但时过境迁,受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詹金斯和达伦巴希的干扰抑制说、弗洛伊德的动机说等等记忆遗忘理论的影响,内容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而重新 打开课本,发现怎么有那么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加之部分考生的考前焦虑,对于心理学实在是爱莫能助。

    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期内使一个心理学门外汉能迅速的掌握心理学这门课程并占据考试的制高点呢?接下来龙辉教育心理学的授课老师将结合其授课经历跟大家简单谈谈心理学部分的备考建议。

     第一,当我们要学习的时候,最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学习动机,如果我们的动机是高尚的、远景性的、直接的动机,显然能最大化的推动我们的学习,所 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尽量多的内部推动力和外部牵引力来激活、维持并调整我们的学习活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心理学”。

    第二,从学习策略的角度来说,如果时间够用,建议大家首先读一读《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本教材,而究竟是精读还是略读则看大家有多 少时间准备这门考试,这两本教材的阅读,一方面可以重新唤起大家对于心理学的部分记忆,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各位对于其中内容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读完教材 之后,各位在对照备考资料的复习过程中,只要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就可以拿来当做工具书来翻一翻,因而首先的熟悉过程对于各位的学习能起到一个正向的迁移作 用。

    读完教材之后则是找一本好的参考书来复习,所谓好的参考书有许多标准,但有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这本参考书是针对当地当次的考试,内容都 要涉及到;其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果一本参考书没有层次性,没突出重点,无疑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祸害;再次,题一定不能少,最好是这本参考书能收集 到足够的真题,如果在知识点后面便附上真题或练习题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当我们手里有一个好的参考书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复习,该背的背,该 理解的理解,并始终辅之以练习,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很多人眼高手低,不愿意做题,但往往对于一个知识点,看上去理解了,一做题就出问题,特别是心理学里面 有很多理论非常相似,比如功能固着和定势,所以为了强化理解和记忆,一定要多加练习。

    第三,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也要有区别的复习,在普通心理学部分,通常考题出现的形式是选择题,又由于这块内容的要求理解的部分比较多,因 而我们只要做到理解和再认就可以,我经常跟学员说,对于普心大部分知识,只要在课上认真听讲并当堂理解了其中的内容,课后基本不需要复习,不过也有部分知 识可能会出现主观题,比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防止遗忘的方法等,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则需要大家的记忆。对于教育心理学,一般的题型都会涉及,重点是学 习理论和学习心理的三部分内容,普遍难点是人物繁多,理论抽象,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能学会总结归纳,有很多线索,比如可以以人物作为线索,一提到认知, 大家应该想到两个人物非常重要,即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人格里面也有两个重要人物,即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道德里面也有两个重要人物,皮亚杰和科尔伯格…… 通过这种归纳,不仅可以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外也可以使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做到一个宏观的把握。

    《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津巴多曾说过:“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学科”,学习心理学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一旦学好了这门幸福的课程,将会使大家终生受用,而不仅仅是通过这次考试。 

 

笔试心理学指导:心理学人物关键词全汇总

【背诵版 

      今天龙辉导师汇总了教育心理学中常考人物及其著作或观点,在记忆这些知识点的时候也要有重要和次要的区分,比如桑代

笔试心理学指导:心理学著名实验

 

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被试者是一对出生才 46 周的同卵双生子 A 和 B。格塞尔先让 A 每天进行 10 分钟的爬梯训练, B 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6 周后, A 爬 5 级梯只需 26 秒,而 B 却需 45 秒。从第7 周开始,格塞尔对 B 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 B 反而超过了 A,只要 10 秒钟就爬上了 5 级梯。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即支持了个体身心发展动因中的内发论的观点,并且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

        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臵。

        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该实验装臵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一边布料与玻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吉布森和沃克对 36 名 6.5——14 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 90cm 或更多),只有不到 10%(3 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 27 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 26cm 时,有 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 1m 时只有 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

        沃克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 26cm 时, 68%的 7——9 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 10——13 个月的婴儿只有3%。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3.9 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 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陆钦斯:量杯实验

        陆钦斯(Luchins,1942)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例如A量表中水约占1/3,B量杯中的水为满杯,C量杯中的水约占1/5。有N组盛有不同水量的量杯进行实验,笔者举例。)实验组和控制组开始时做一道练习题,然后按要求解决其他几道题。实验组做全部的题目,而控制组只做7~11题。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由于先进行了一定的练习(都做了一道练习题)直接将三杯方法迁移到后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问题变得比较容易。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定势是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但是,这种定势同时又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D=A-C或D=A+C)的产生,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种定势阻碍了将其他方法迁移于目前问题的解决,因此表现为一种负迁移。实验还发现,控制组的被试都使用了最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定势、迁移、功能固着、守恒概念等,并不局限。不同的分支对此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附上一道练习题:

        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  )。

        A. 积极的促进作用

        B. 消极的阻碍作用

        C. 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 没有作用

 

        答案应该选择C。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皮亚杰: 钟摆实验

        皮亚杰和英海尔德(Inhelder & Piaget, 1958))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考查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归纳推理的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关于钟摆问题(pendulum problem)的实验。

        在钟摆问题的实验中,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一个类似钟摆的装置:不同长度的绳子被固定在—个横梁上,绳子的末端可拴上不同重量的重物(见下图),实验者向被试演示如何使钟摆摆动(将栓有重物的摆绳拉紧并提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即可)。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在每一种因素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划分: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级别、重物的重量有四个级别等)。被试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检验。正确的答案是,摆绳的长度决定钟摆摆动的速度,摆绳越短,其摆动的速度越快。

        解决此问题的正确途径是:(1)先提出假设(无论其假设是什么,只要它能被检验并产生非矛盾的结果就可以);(2)再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系统的检验。

        在第一个步骤上,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反应没有什么区别,都能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出某种假设。但在第二个步骤上,这两个阶段的儿童的做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个步骤(检验假设)的关键点是,在检验的过程中、每改变一个特定因素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他的因素不变。其中,每个因素只设两个等级:(1)摆绳:长、短;(2)重量:轻、重;(3)摆高:高、低;(4)推力:大、小。

        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所易犯的错误是,不能在检验某—因素的时候,控制住其他的相关因素。例如,当摆绳短,重物重的时候,摆速则快。因此,错误地认为摆速是由摆长和所拴重物的重量共同决定的。只有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才能像科学家一样地检验假设,最终获得关于问题的、唯一可能的、具严格的逻辑意义的解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皮亚杰: 对偶故事法

        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巴普洛夫:狗摇铃实验

        巴普洛夫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2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桑代克:猫开笼实验

        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

        桑代克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后,即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根据实验,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斯金纳:白鼠实验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这个实验比“给狗狗摇铃喂食”的巴普洛夫实验更进了一步,建立行为。何为学习?就是指将行为与操作者的需求建立相倚性联系。换句话说,使行为者感觉到“行为”与“奖励”是有联系的。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要通过将行为与奖励不断重复、建立联系,就可以培养起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但遗憾的是,一旦箱子不再通电,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惩罚”,作为奖励的邪恶双生子,可以迅速建立行为模式。然而,惩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它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惩罚消失,则行为模式也会迅速消失。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著名实验】

皮亚杰:三山实验 

        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

        

 

克和雅各布森,前者就更显重要,同时也要区分人名和观点哪个更需要记忆,比如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方法,“教师=经验+反思”记住观点比记忆“波斯纳”这个人名就更显重要,个别人物比较生僻,建议大家多阅读,形成记忆。

 

>常考人物与标志关键词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

廖世承

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劳伦兹

印刻现象/关键期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理论

加涅

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比纳、西蒙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

推孟

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

韦克斯勒

韦氏量表/离差智商

布卢姆

掌握学习

桑代克

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斯金纳

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

斯金纳

程序性教学

加涅

信息加工学习论

苛勒

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

布鲁纳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

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维纳

动机的归因理论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

桑代克

共同要素说(伍德沃斯)

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

贾德

经验类化说

奥苏伯尔

认知结构迁移论

艾宾浩斯

遗忘曲线

加里培林

心智技能形成

安德森

心智技能三段论-认知联结自动化

皮亚杰

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

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班杜拉

bobo玩偶榜样示范

雅各布松

全身松弛训练

沃尔朴

系统脱敏法

耶克斯多德森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形曲线)

廖世承

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布卢姆

掌握学习/教学目标-认知 情感 动作

戴尔

经验锥形图

罗森塔尔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波斯纳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福勒和布朗

教师成长三阶段:生存/情境/学生

艾里斯

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用内省的方法,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3.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基本观点:

1.《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 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第一势力)

3. 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

4.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也称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考夫 卡、苛勒

>基本观点:

格式塔是指形状、形式或被视觉分离出来的一种整体,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也被认为是“形”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完形原则、简洁原则、视错觉原则、图底关系原则和异质同构原则等。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 心理现象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

詹姆士、杜威和 安吉尔

>基本观点:

心理学应研究个体适应环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功能的。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1. 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2.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基本观点:

人格理论及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

口唇期(0~1岁)

第二阶段:

肛门期(1~3岁) 

第三阶段:

前生殖器期(3~6岁)

第四阶段:

潜伏期(6~11岁)

第五阶段:

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罗杰斯、马斯洛

>基本观点: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 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力量”)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共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

奈瑟、皮亚杰

>基本观点:

1. 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2.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 “第二次革命”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3. 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4. 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试心理学指导: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也是我们辽宁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客观题。在本文中,龙辉导师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来源于一个经典实验,即:狗——铃声——唾液的实验。这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这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这属于无条件反射。

第二阶段,在给狗食物之前,先摇铃,然后给食物。反复多次;

第三阶段,仅仅给狗摇铃,观察狗分泌唾液的情况。需要后天学习获得,属于条件反射。

实验表明,仅仅是给狗摇铃,狗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说,摇铃和狗分泌唾液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直只是摇铃而不给狗食物,狗是不是一直都会分泌唾液呢?不是的。这就涉及到,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律中涉及的一些概念问题。像刚才这种现象,就叫做消退。虽然,巴普洛夫的实验是以狗为研究对象的,但是经典条件反射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的身上。其意义就体现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学习律。

在这里,大家需要掌握四个概念:

第一,消退: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多次呈现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人的情感性条件反射的消退要比建立难得多。这些,在面试中有的考生身上就暴露出来了,比如,让你谈一谈你过往经历中最伤心的一件事。

第二,泛化:与最初的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应。比如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三,分化: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其它刺激不能引起条件反应。分化使我们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第四,高级条件反射:多个条件反射相结合。也就是将中性刺激变为条件刺激,与其他的中性刺激相结合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第五,第一信号系统:是物理性刺激。比如说儿童去几次医院之后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会哭,这就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实际看见的事物的刺激。

第六。第二信号系统:是语言或者符号传递的。比如说谈虎色变,没有真实的看到虎,只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被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巴甫洛夫认为,对同类条件的刺激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如某人怕蛇而导致怕绳的现象是(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恢复

答案B:泛化。对于泛化这个概念,大家在把握的时候需要重点认识两点,一个是相似性,也就是说后边的刺激与最初的条件刺激相似;一个是不经强化,也就是说,后边这个刺激即使是第一次对有机体的刺激,有机体仍然会有类似的反应。故选择B项。

此外,对于高级条件反射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例如,实验和相关经验都表明,学生对于学习、课堂、教师、学校等许多情绪倾向是通过条件反射,尤其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

 

笔试教育学指导:

 

笔试心理学指导:高频考点三

1、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5、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7、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8、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9、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10、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11、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2、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13、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14、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15、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16、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17、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18、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19、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笔试心理学指导:高频考点二

 

1、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3、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4、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8、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9、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

 

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10、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11、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2、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14、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15、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6、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7、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18、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1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知识点记忆口诀

1、孟子重教,荀子重道,小斯重课,艾拉重班。

解释:最早提出教育一词为孟子;最早提出道德一词为荀子;最早将课程用于专门术语为斯宾塞;最早提出班级一词为艾拉斯莫斯。

2、永远记住历史独立

解释: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教育对象社会人,教育性质正负型,教育呈现显隐性,教育功能谁都行。

解释:教育功能根据作用对象划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根据作用性质划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根据呈现方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本能生利息

解释: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5、在心里

 

笔试心理学指导:高频考点一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 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做一个无意识的美梦

解释:心理起源学说代表美国孟禄,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6、米凯爱劳动

解释:劳动起源学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7、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康德首开课,巴特来规范,杜威更实用

解释: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独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正式将教育学独立出来;康德是首次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专业课的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杜威被称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

8、木有掌握,哪来结构和发现,挖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司机、巴班斯基最优化

解释:布鲁姆——掌握学习;布鲁纳——结构主义和发现教学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赞可夫——发展性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9、夏商西周有六艺,春秋自由私学起,战国儒墨显学胜,汉代仲舒独尊儒,隋唐六学重科举,宋代书院四五集,明朝八股文改立,清末终将废科举。

10、印度宗教为经义,埃及有僧又有吏,巴达重军重体育,雅典德智体美齐,教会三四共七艺,骑士学校重七技

11、公义世法出双轨

解释:近代社会教育特征:1、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立法,倡导以法执教;5、出现双轨制;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12、全民多现身

解释: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13、小苏产婆启发理,讽刺助产下定义;小柏理想哲学体,最早学习于游戏;亚里百科求真理,追求美德高目的,和谐全面发展齐,最早遵循自然理。昆体雄辩术原理,模仿理论和练习。

解释: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注重全面和谐发展;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14、世界最早是学记,启发教学孔子提,非攻兼爱是墨翟,老庄道法自然理。

 

笔试教育学指导:三个重要人物的理论

人物理论在笔试教育学指导:一般性名词解释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育人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