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体现的是( )
A.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B.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C.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宾塞 B.孟禄 C.利托尔诺 D.布鲁姆
3.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来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特点
A.未来性 B.科学性 C.国际性 D.生产性
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扼杀了教育的( )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社会性 D.获得性
5.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竞赛活动,正如王老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6.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心理模仿 C.生物的生存需要 D.人的本能
7.《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要引导学生,但绝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下列选项中符合此观点的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
8.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板凳
9.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非攻”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0.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1. C解析:“顺木之夭,以致其性”的意思是:种树要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这体现的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 C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3. 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特点
4. C解析:“心理起源说”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不科学的
5. D解析:“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体现的是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学生之间的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体现的是教育的负向隐性功能
6. 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是科学的教育起源说
7. D解析:“道而弗牵”的意思是:要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8. B解析:略
9. C解析:A项属于孔子的观点,B项属于墨家的观点,D项出自《学记》
10. D解析:略